超自动化(Hyperautomation)是Gartner在2019年提出的概念,它是一个以交付工作为目的的集合体,涵盖了多种机器学习、套装软件和自动化工具。超自动化的核心在于业务流程自动化工具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,旨在通过这些技术转化非结构化数据、挖掘并优化业务流程,实现企业经营的自动化。
超自动化的定义
超自动化不仅仅包含技术名词,它更像是一套解决方案,目的是让使用它的企业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实现企业经营自动化。超自动化包含了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,如发现、分析、设计、自动化、测量、监控和再评估。它强调理解自动化步骤的作用范围、它们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的组合与协调方式。
超自动化的组成部分
Gartner定义的超自动化将RPA、智能业务管理(IBMPS)、人工智能(AI)及高级分析(AA)集合在一起,简称为“RIAA”。这四大组成部分共同作用,使得超自动化能够实现更广泛的流程和任务自动化。
超自动化的优势
超自动化通过消除重复性任务和自动化手动任务来简化业务流程,从而实现业务转型。它支持组织一致、准确且快速地完成任务,降低成本,并从总体上改善客户体验。此外,超自动化还可以帮助组织以更简化的方式运营,通常可以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地位。
超自动化的挑战
尽管超自动化带来许多好处,但它也带来了挑战。组织需要处理数据质量问题,并需要具备技术技能的资源来解决自动化工作。此外,市场上的产品选择繁多,组织需要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。
超自动化用例
超自动化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应用,包括医疗保健、供应链、银行和金融以及零售业。在医疗保健领域,超自动化可以用于计费周期、客户沟通和收款的自动化。在供应链管理中,它可以用于库存检查、采购、定价等。在银行和金融业,超自动化可以提高数据质量,帮助员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而在零售业,它可以简化订单处理、市场营销等前端流程。
超自动化与RPA的关系
超自动化是RPA的扩展和增强,它以RPA为核心,添加了AI、流程挖掘、分析等高级工具,全面扩展了自动化的组合能力。超自动化使得组织能够为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工作实现自动化,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全面数字化转型。
总的来说,超自动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,它通过结合多种技术和工具,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,为企业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。